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河北保定水利博物馆
清河道署是清河道员办公和居住的场所,是我国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代水利管理机构衙署和道台衙署。清河道全称“分巡道直隶清河道”,正四品,设立于清雍正四年(1726),主要负责大清河、滹沱河及各淀泊等畿南水系的治理,清末裁撤。在雍正四年(1726)至宣统三年(1911)的 185 年间,先后有 179任、115 位道员在此主持治水,其中 9 位因政绩卓著而官至直隶总督。在他们的努力下,保定地区水利建设取得较大成就,不仅在保障北京和天津防洪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促进保定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改善和文化孕育滋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河道署建筑群总占地面积 4000 平方米。2020 年,依托清代清河道署现存古建筑群、以保定水利发展历程及其成就和影响为展示内容建成保定水利博物馆。馆内设序厅、古代水利、近现代水利、新时代水利、清河道、青少年节水教育、室外互动体验 7 个单元,用实物、图片等,采用现代展示手段系统展示了河北保定地区的水利发展历程、成就及其影响。
水利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供水安全与粮食安全,而且关乎经济安全、国家安全。保定近邻京津,特别是与雄安新区地界相连、水系相通,白洋淀上游河流几乎全部位于保定境内,其健康水平直接关乎雄安新区的建设与发展。未来我们将通过对白洋淀上游水系的大规模综合整治,努力构建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展现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象。
信息来源:水利部网站
2024-08-14